随着近年泉州市远洋渔业的发展,远洋捕捞为泉州市鱼类产品深加工提供了保障。记者从泉州检验检疫局获悉,今年1-2月,泉州市出口鱼罐头2127.64吨、货值534.66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1.92%、177.89%,呈大幅增长态势。鱼罐头成为泉州市出口“新星”。
一碟小菜、一种配料,在国内的餐桌上,鱼罐头一般只能发挥“配角”作用,但在某些非洲国家,泉州生产的鱼罐头却成了炙手可热的高档菜肴。这种角色的转换,也让泉州鱼罐头出口实现迅猛增长。自2012年9月3日泉州市首批35.7吨茄汁沙丁鱼罐头出口马来西亚以来,连续五年保持迅速增加。2017年,泉州市鱼罐头出口额2255.54万美元,为2012年的50倍,成为泉州市出口新亮点。
泉州鱼罐头香飘海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最为捧场,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年相关业务刚启动时,鱼罐头仅出口马来西亚,到了2017年,该业务已经涉及东盟、非洲、中东、南美洲的24个国家,其中2017年出口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7个“一带一路”沿线%以上。
截至目前,鱼罐头出口企业已由原安溪易利公司1家,新增了南安启元公司、石狮华宝明祥2家。
近年来,以经济海捕鱼类、番茄酱为原料,加工制作而成的鲭鱼罐头、沙丁鱼罐头等即食产品,深受国外消费者欢迎。原本已经从事几十年果蔬罐头出口的正农(福建)实业有限公司,便是以拓展鱼罐头出口业务为契机,在2013年迈出了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关键一步。
2013年下半年,正农生产的鱼罐头正式走出国门。“举个简单的例子,鱼罐头的加工生产自动化程度更高,平摊下来加工每吨鱼罐头的人工费用只要350元,比加工水果罐头少450元-850元。”正农的加工车间每天要“吃掉”约50吨原料,产出约30吨的成品。公司相关负责人和记者说,正农所生产的茄汁鲭鱼罐头和茄汁沙丁鱼罐头,在非洲属于高档餐桌消费品,公司一半出口业务集中在非洲。开拓非洲市场不到三年,其鱼罐头已经占领了加纳全国1/3市场。
业内人士和记者说,鱼类深加工产品出口平均单价为原来冷冻水产品的三倍,实现了出口水产品从单一的初加工向精深加工的多元化结构转型。就在正农公司转型的第三年,鱼罐头出口额就超过了企业做了几十年的水果罐头。盈利能力逐步提升,企业更加坚定了转型方向。
“漳州是全国鱼罐头出口大市,但同样海洋资源丰富的泉州却始终没深加工的水产品出口,我们很早就建议相关公司能够尝试往这个方向转型。”泉州检验检疫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泉州鱼罐头以远洋海捕鱼为主要的组成原材料,事实上,不少漳州企业的原料也来源于泉州。水产企业从初加工向深加工转型,离不开稳定的原材料供应渠道。近年,泉州远洋渔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也为泉州市鱼类深加工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泉州远洋渔业从2012年起步,当年仅4艘远洋渔船,2014年发展到33艘,截至2015年底已经有54艘。2014年9月,泉州市远洋渔船首次回泉州港卸货,真正的完成了泉州远洋渔业零的突破,但当年捕捞量仅1964吨。几年间,泉州市远洋捕捞作业海域从北太平洋和西太平洋向非洲渔业合作项目拓展,已实现近海、中海、深海全覆盖。2015年以来,泉州远洋捕捞渔获均超过3万吨,总吨位和总产量均列福建省第二位,极大缓解了因近海资源日渐衰退而困扰加工公司的原料瓶颈。
远洋捕捞的鱼卖相好、新鲜度高,适合整鱼成罐。一业内人士透露,泉州鱼罐头生产企业大约一半原料来自于本地上岸的远洋捕捞鱼。(记者刘倩通讯员潘雅玲丁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