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用玻璃行业产量、产值自1998年以来已经连续18年实现正增长。这是中国工业报记者在最近召开的中国日用玻璃协会七届三次理事会上获得的信息。中国日用玻璃协会理事长孟令彦表示,2016年上半年,行业虽然困难重重,一些固有的矛盾仍未得到缓解,但运行状态趋势整体处于正增长区间,有些亮点还好于预期。
“日用玻璃行业是民生传统行业,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少不了,不管金融风暴多么疯狂,经济危机多么残酷,每个家庭都必须为生活必需品买单,这是刚性需求,而日用玻璃产品中刚性需求所占的比重较高。”
孟令彦表示,在消费转型升级过程中,特别是食品包装类,日用玻璃制品将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据了解,占行业70%以上的大宗产品玻璃瓶罐类就属于市场刚性需求产品,比如葡萄酒、白酒、啤酒、黄酒等酒类玻璃瓶,罐头类、饮料类、调味品等食品类玻璃瓶,药用玻璃瓶、香精香料化妆品玻璃瓶等。近年来,玻璃瓶罐产品总体处于平稳向上、波浪向前的发展形态趋势。特别是玻璃矿泉水瓶、粮油瓶、乳制品瓶等市场潜力异常看好,有报道称,北京的北冰洋、天津的山海关、陕西的冰峰玻璃瓶装汽水产量增长了数倍;玻璃瓶装汽水再度风靡乌鲁木齐,唤起了乌鲁木齐人的味道记忆。
日玻行业中市场柔性需求产品占20%左右。所谓柔性需求,就是消费者不是必选的。比如玻璃器皿类包括耐热玻璃、微晶玻璃等产品,同时可选择的还有陶瓷、金属不锈钢、铝制品、塑料、纸质餐盒等。但是,随着时下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讲究生活品质和品位慢慢的变成了潮流,注重食品安全的人慢慢地多,不但要吃好喝好,还要视觉好,好吃看得见、好喝看得见。日用玻璃是世界公认的最安全的食品包装材料,又透明、美观,食品包装玻璃化成为发展的新趋势。所以,玻璃保鲜盒、玻璃储物器具,款式新颖、喜闻乐见的玻璃餐具、酒具、茶具、咖啡具等慢慢的受到众多购买的人的青睐和追捧。
占行业10%左右的属于个性化、时尚化、特殊化需求产品。比如水晶水钻装饰品、玻璃(琉璃)艺术品、工艺品、礼仪用品、宗教用品等。这类产品潜在市场很大,要进一步挖掘和拓展。其中,特种玻璃作为人造宝石材料之一,已广泛应用于珠宝饰品行业,其份额占全世界人造宝石制造交易总量的80%,年产销达300亿元。我国是世界最大的人造宝石生产加工基地,目前每年生产加工已达到150多亿粒,世界上50%以上的人造宝石是我们国家生产加工。为了更好地优化日玻行业产业体系,培育新兴行业,会上通过了由浙江亚华天玑宝石有限公司和其他几家人造宝石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及地方行业组织申请的成立协会人造宝石专业委员会的建议。
孟令彦表示,当前日玻行业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需要引起重视,一是低水平供给过剩,高水平供给不足,转型升级任务艰巨繁重。二是绿色制造的系统化进程比较迟缓,节能减排压力较大。三是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主动引导消费的意识和手段还比较薄弱。
据了解,2015年,由于山东、河北、河南、广东等地执行严格的环保政策,诸多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一些企业新上项目受环评影响,延缓了正常开工时间,部分企业因客观原因未能及时达标,影响了正常生产,甚至部分企业停产限产。
孟令彦提出,2016年是日用玻璃行业节能减排、环保转型之年。今年5月,中国日用玻璃协会技术咨询委员会、中国硅酸盐学会玻璃分会窑炉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了玻璃熔炉大气污染物防治指南技术研讨交流会;6月,中国日用玻璃协会瓶罐玻璃专业委员会与中国包装联合会玻璃容器委员会、山东省日用硅酸盐工业协会联合组织召开了全国日用玻璃窑炉废气治理技术再提升研讨会;前一时期,中国日用玻璃协会集中精力、集中力量研究解决关乎行业生存发展、企业极为关注的《日用玻璃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目前,该标准送审稿还在讨论中。
孟令彦介绍,下一步的重点工作是带领企业把节能降耗减排落实到产品的设计、制造、经营、管理、运输、回收再利用等整个生命周期。大力研发推广玻璃制品的轻量化制造、减量化制造、节能环保窑炉、余热回收、水循环利用、废碎玻璃资源化、脱硫脱硝除尘等绿色工艺和技术装备,加快实现日用玻璃绿色制造的进程。
工匠精神是企业历经百年而不倒的秘诀,是优秀品牌屹立世界之巅的利器,是制造经典的法宝。
2011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日用玻璃协会联合组织评审,推选出首批13位中国玻璃艺术大师。2015年11月,又评选出19位第二届中国玻璃艺术大师。中国日用玻璃协会还连续四年推选出琉璃艺术名品代表人,包括“中国石榴王”王乃宝、“中国孙氏琉璃鸡油黄”孙即杰、
“中国琉璃葡萄孙”孙凤军、“中国琉璃内画张”张广忠和“中国张氏琉璃鸡肝石”张晓森。这些玻璃艺术大师为传承和发展玻璃艺术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次会议上,举行了第二届玻璃艺术大师和“中国琉璃内画张”张广忠、“中国张氏琉璃鸡肝石”张晓森授牌仪式。
会议间隙,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陶小年兴致勃勃地和参会的十几位玻璃艺术大师交谈、合影留念。陶小年表示,工匠精神在玻璃艺术大师身上有很好的体现,玻璃艺术大师是轻工行业的骄傲。希望大师们在今后的艺术道路上不断推陈出新,造福大众。(中国工业报记者 刘英)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